
圖片來源:圖蟲創意
雖然美國的公司稅聽起來會交很多,但美國國稅局IRS其實提供了非常多的扣除項,供公司使用。
賣家可以在不多付稅款的情況下,又能輕松達到IRS的合規要求。
對于可能會產生大量稅負的美國公司而言,運用好下列稅務策略,能夠有效降低稅表上的應納稅額。
C公司降低稅負比較有效的辦法之一,就是識別并最大化符合條件的扣除項。
美國稅法提供了廣泛的商業費用扣除,涵蓋了日常運營、折舊、攤銷等各方面。
通過聚焦以下幾個方面的扣除,C公司能有效減少稅負、優化現金流——
日常必要業務費用包括辦公用品、公用事業費、租金、法律與會計服務費、差旅費,以及員工薪資、福利(如醫療保險、退休計劃供款)。這些扣除可大幅降低應稅收入。
折舊與攤銷
? 折舊:對機械設備、車輛等有形資產成本按使用壽命分攤扣除。
? 攤銷:對專利、商標等無形資產成本按年限分攤扣除。充分利用兩者可逐年減少應稅收入,提升稅務效率。
員工福利計劃供款向合格的員工福利計劃(如401(k)退休計劃、醫療保險)供款,可進行稅前扣除。
但想要順利獲得這些扣除,公司需保留采購數據、資產購置證明等相關文件,以備查驗。
除了稅務扣除外,C公司還可以嘗試使用聯邦、州或地方提供的稅收抵免與激勵政策。
主要抵免與激勵
? 研發(R&D)稅收抵免:針對新產品/技術開發的支出抵免。
? 能源效率與可再生能源抵免:鼓勵太陽能板、節能建筑系統等投資。
? 雇傭與培訓激勵:如工作機會稅收抵免(WOTC),獎勵雇傭退伍軍人、長期失業者等群體。
公司的類型和結構,對公司的整體稅負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。
像是C公司雖然有著有限責任、融資便利等優勢,但雙重征稅的缺點也非常明顯。
要是在充分利用完稅收扣除和抵免后,稅款還是高,公司可以考慮轉為LLC等穿透實體,免除公司層面的稅務。
此外,通過改變債務與股權組合,也可以達到合規省稅的目的。
首先,提前整合稅負至財務計劃,平滑現金流,避免突發的支出或罰款;
第二,根據預期的稅率,選擇提前確認或遞延收入,并利用退休計劃供款等工具,促進資產稅遞延增長;
最后,對庫存和成本進行會計層面的優化,例如在通脹期對庫存采用后進先出法,降低應稅收入。
想保證合規,C公司一定要重視記錄的保存,并對可能會觸發稽查的一部分風險點,提前進行自查。
像是一些異常的扣除、收入劇烈波動、大額交易、關聯方之間的交易等等,都非常容易觸發稽查。【來源:艾凡咨詢公眾號】
(來源:Sheng老師跨境財稅)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