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是來自Wamda和MIT合作推出電子商務白皮書,當疫情開始影響全球市場時,很明顯它在考驗中東北非地區快速增長的電商產業的韌性。在阿聯酋、沙特和埃及這三個重點研究市場尤其受到我們的關注,因此中東跨境電商匯針報告內容,整理出幾個最受關心的問題。
Q1:中東電子商務的增長是新常態還是曇花一現?
如果不是主要電商玩家(如Souq、Noon)入場,建立了相關的電商發展基礎設施,軟件技術和物流公司在這區域的發展將會變得十分艱難。
在疫情頭三個月由于封鎖措施,電子商務在全球加速發展。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,網購是能夠足不出戶還能進行購物的唯一方案。
圖源:wamda
在Checkout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,該地區47%的消費者表示,他們預計2021年將更頻繁地網購。只有15%的人預計他們的網上購物頻率會下降,而剩下的38%預計將與2020年的習慣保持不變。因為在封鎖期間,網購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瞬間高大,傳統購物方式黯然失色。
圖源:wamda
隨著消費者開始獨立地意識到可以在網上得到他們想要東西,因此客戶獲取成本降低了。但是如何維護這些新增的客戶,變成了當務之急。
Q2:2020年電商戰績如何?
RedSeer的數據顯示,在短短一年時間里,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電子商務增長了52%,到2020年達到了220億美元的年度商品交易總值(GMV);到2021年,該行業預計還將增長35%,達到每年300億美元的GMV。
這一急劇增長的動力來自于新消費模式的盛行,消費者為優先項目預付款(如食品雜貨、醫療用品、衛生產品和家庭娛樂)。因此,大多數電商平臺的單個訂單價值更高。
圖源:wamda
變化主要發生在三個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市場——阿聯酋、沙特阿拉伯和埃及。僅在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,預封鎖前的在線零售市場規模估計就達75億美元。到2020年3月底,僅在這兩個國家就增長到110億美元。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電子商務預計將從2020年增長35%,到2021年達到300億美元。
圖源:wamda
目前的形勢并不一定是后疫情時代的定局,因為隨著疫苗接種工作的進展,預計部分消費者將恢復原來的購物習慣。研究公司Sunstream research & Consulting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,阿聯酋60%的消費者仍然更喜歡親自購買食品雜貨,只有10%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食品類雜貨。
Q3:中東物流與金融科技發展狀態如何?
先聊聊物流需求,疫情期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網上購物,“最后一公里”送貨服務的負荷增加。對于一個在亞洲利潤率特別低的行業來說,對物流需求的激增是幾乎沒有人能預料到的,當前現有資源難以覆蓋需求。
由因為迪拜交通管理局(RTA)安排出租車向消費者遞送網上購物訂單(包括食品和雜貨),因此配送成本全面上漲。穩定的交付體驗對于留住客戶至關重要。然而,倉庫和履行中心因為社交距離措施減緩了工作流程,并對周轉時間產生了負面影響。因此,企業不得不投資新技術來推進物流。
恰巧挽救了2019年瀕臨倒閉的Fetchr,在疫情期間業務改善了77%以上,在2020年它再次籌集了1500萬美元的投資。
中東金融科技行業與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步發展。盡管該地區仍嚴重依賴貨到付款(COD),但由于擔心通過現金傳播病毒,才轉向了數字支付。因此出現了全新的金融服務包括“先買后付”、數字錢包和閉環支付,正在迅速增長。
RedSeer認為,在線上和線下零售中,缺少靠譜的支付方式是消費者放棄網購的一個重要原因,而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增加銷售額、重復購買和提高品牌忠誠度。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取代了COD,這也為中東地區在線支付鋪平了道路,但這不意味著COD永遠會被下架,只是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接受新的付款方式。(來源:中東跨境電商匯)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
(來源:中東跨境電商匯)